滾動報道

-
【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福建建寧:老區特色產業興 托起百姓致富路
中新網三明6月25日電 (葉秋云 吳濤 吳晟偉 程春雨)這里有成排連棟的小洋房;這里新農人、新農場越來越多;這里很多老百姓在家門口就業……這里是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 詳情]2021-06-26 -
【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泰寧大田鄉:“紅+綠” 打造生態康養小鎮
泰寧縣大田鄉。新華網 崔楠 攝 “我們這里現在就是花園鄉村。大田鄉是革命老區,過去很窮,這幾年通過環境整治,人居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健身休閑的地方到處都有,晚上出來[詳情]2021-06-26 -
【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記者手記:鄉村振興,老區不“老”
圖為中共福建省委舊址德化水口坂里陳列館外景?!∪~秋云 攝 中新網三明6月26日電 (葉秋云)“石頭村”變“旅游村”,“窮尾嶺”變“富美嶺”……走進鄉村,才知鄉村前景[詳情]2021-06-26 -
【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泰寧大田鄉:紅色蘇區的華麗蛻變
中國臺灣網6月24日泰寧訊 (記者 尹賽楠)“環境變美了,人氣變旺了,生活更滋潤了?!?6歲的“老黨員”樊火根望著眼前潺潺的溪水,道出了自己的心聲…… 大田村里的“紅軍橋[詳情]2021-06-25 -
【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科技助農 建寧“綠”得讓人向往
建寧縣濉溪鎮高峰村。新華網 崔楠 攝 萬畝梯田蓮海伴著溪水潺潺的自然風光,三產合一的高山有機生態牧場,全機械化的水稻插秧……夏日,建寧“綠”得讓人向往?! ?月22[詳情]2021-06-25 -
【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紅土地上“亮”起綠色名片
人民網三明6月23日電 (呂春榮)從以前純手工的播種、耕地、除草、收割,到如今機耕、機插、機收、機烘,有機械可以完成“一條龍”作業;從以前農戶需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如今打[詳情]2021-06-25 -
【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那段紅色歲月,成為守護一代代人的心靈原鄉
中國臺灣網6月23日建寧訊 (記者 尹賽楠)“白云山頭云欲立,白云山下呼聲急……贛水蒼茫閩山碧,橫掃千軍如卷席。有人泣,為營步步嗟何及?!边@首《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詳情]2021-06-25 -
【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最暖心紅軍標語“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已留人民心底92年
圖為紅軍標語。林聯勇攝 人民網泉州6月22日電 (呂春榮)“紅軍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福建永春縣橫口鄉朱德紅軍革命舊址,保存著一幅92年前的紅軍標語,字跡依然清晰,這是人民軍[詳情]2021-06-25 -
【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萬畝梯田蓮海綻放 福建建寧迎最美賞荷季
眼下,福建省建寧縣5萬畝荷花正陸續開放,一年一度的賞花季已然開啟,位于濉溪鎮境內的萬畝梯田蓮海內,粉嫩、潔白的荷花競相綻放、吐露芳華,與青山綠水相互映襯,呈現一幅宛如油畫般的美景,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賞花游玩。[詳情]2021-06-24 -
【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走進泰寧紅軍街:“會說話”的古墻訴說紅色記憶
“武裝動員起來”……在泰寧紅軍街,街兩側的古墻“會說話”,一幅幅紅軍標語格外醒目,訴說著當年的紅色記憶。[詳情]2021-06-24 -
【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福建泰寧“紅軍街”的文告:十三個感嘆號訴真情
在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城嶺上街,有一段明清風格的古巷,巷內留存有不少紅色歷史遺跡,嶺上街后改名為“紅軍街”。[詳情]2021-06-24 -
【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福建建寧:3000噸玉石打造“瓊樓玉宇”
在福建省建寧縣濉溪鎮大源村、高峰村境內,有一個3000噸玉石打造而成的玉石世界----蓮海玉家。在這里,隨處可見玉石屏畫,不同顏色不同肌理,不同尺寸不同品種,是藝術作品,也是建筑本身。此外,精美的玉雕作品也格外吸引眼球。[詳情]2021-06-24 -
【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相約里心云上牧歌 一起看看好生態下的好奶牛
6月22日上午,“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福建站”來到了位于建寧縣里心鎮上黎村的中國·福建—國際“海峽云上牧歌”生態牧場。這里充分利用建寧優秀的水資源、森林資源和地貌的特點,建立集特色產業、旅游觀光、休閑度假、文創教育等全產業鏈田園綜合體。還以網紅風車、動物樂園等觀光娛樂設施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參觀,在這還能近距離觀看現代化奶牛擠奶過程與奶牛親密互動。[詳情]2021-06-23 -
【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曾三百斤、廖毛牙仔、何牛奶仔,他們是烈士的名字
“曾三百斤、廖毛牙仔、何牛奶仔……”這是印在《建寧縣革命烈士英名錄》中的幾個特殊名字。這份名錄,被收藏在福建三明建寧縣中央蘇區反“圍剿”紀念館的陳列館里。這些“特殊名字”背后,見證著一段革命烽火歲月。[詳情]2021-06-23 -
【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為何說紅軍無線電部隊是從半步電臺起家?
“嘀噠、嘀嘀噠、嘀嘀嘀噠噠”。這樣的發電報聲音在影視劇中并不陌生,可你知道紅軍的無線電事業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嗎?[詳情]2021-06-23 -
【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三明建寧的“前世今生”:“革命紅”遇上了“生態綠”
“革命紅”搭配“生態綠”,這是當前福建三明建寧發展最鮮明的底色。[詳情]2021-06-23 -
【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科技助力,農旅結合 紅色老區建寧“綠色崛起”
建寧縣海峽“云上牧歌”田園綜合體的5G智能天籟牧場里,一頭頭奶牛排著隊站上自動化擠奶生產線;溪口鎮楓元村的稻田里,翼展近兩米的無人機正忙著噴藥、授粉。[詳情]2021-06-23 -
【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走出國門的精美德化白瓷 你見過嗎?
眼前的一件件白瓷作品十分惹眼,精工巧藝地雕刻,彰顯了白瓷之美??坍嫵龅娜宋镄蜗笏匮偶毮?、惟妙惟肖,層次感十足。除了白色的茶杯、茶壺等日常用品外,不少德化陶瓷擺件也十分賞心悅目。這是記者6月20日在位于福建省德化縣的龍鵬藝術館見到的一幕。[詳情]2021-06-21 -
【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紅色記憶的深山里,有一段感人的軍民情誼
六月的坂里,陽光明媚,萬物欣榮,紅色的土地上孕育著無限生機與希望。6月20日,跟隨“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福建站)采訪團的腳步,記者來到了位于德化縣水口鎮的中共福建省委舊址,往昔那段崢嶸歲月,在我們眼中徐徐展開……[詳情]2021-06-21 -
【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九龍山“美麗蛻變”:昔日的礦山渣山變成綠水青山
武安是革命老區,素有太行明珠之美譽,從血與火的革命戰爭年代,到邁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勤勞樸實的武安人民始終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詳情]2021-06-21 -
【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打卡”南昌艦:戰艦和城市同名 城市與戰艦共榮
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新區八一大橋下游約一公里處,一艘以南昌這座城市命名的退役海軍艦艇榮歸故里,已永久停泊在離贛江大橋頭不遠的贛江邊上近5年之久。[詳情]2021-06-21 -
【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一本手抄軍號譜見證跨越時空的軍號聲
在武警三明支隊寧化中隊的榮譽室內,一本手抄軍號譜靜靜陳列著,李德厚站在號譜前,耐心地給孫子李浩講述著這本軍號譜的故事。李浩是寧化中隊的司號員,入伍的那年,爺爺將這本珍貴的手抄軍號譜交到了他的手中。軍號譜也見證著祖孫間的紅色接力。日前,記者走進武警三明支隊寧化中隊,探尋該中隊的“紅色密碼”。[詳情]2021-06-21 -
【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在中共福建省委坂里舊址有一個歃血為盟的故事
6月20日,“在這里讀懂初心使命——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網絡主題宣傳活動(福建站)采訪團走進位于福建省德化縣水口鎮坂里村的中共福建省委坂里舊址。坂里村海拔900多米,四面群山環繞,溝壑縱橫,地勢險要。1943年,中共福建省委遵照黨中央關于“隱蔽精干”的重要指示,決定將省委機關南遷德化坂里。1944年3月,省委機關、閩中特委機關和游擊武裝陸續轉移到德化坂里牛寮溝,坂里一度成為全省革命活動中心。省委機關在坂里期間,抓住相對穩定時機,開展整風學習,培訓軍政干部作出了一系列戰略決策,為抗日反頑斗爭及解放戰爭的勝[詳情]2021-06-21 -
【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走進中共福建省委舊址:20多枚紅手印,一張“生死契約”
兩條官道交匯,地處三縣交界處,四面被群山環繞,福建德化水口鎮昆坂村地勢險要,一場驚心動魄的“密林革命”曾在此上演過。[詳情]2021-06-21 -
【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匯聚年輕人的“有趣靈魂” 革命老區昔日“空心村”變身創客小鎮
“匠心工坊”、“女朋友的店”、“男朋友的家”……坐落在河南新縣田鋪鄉的田鋪大塆不僅是中國傳統村落,還是一個匯集了多家大學生創意小店的創客小鎮。日前,“在這里讀懂初心使命——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網絡主題活動采訪團走進這里,感受年輕創客們的“有趣靈魂”。[詳情]2021-06-21 -
【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正定縣塔元莊:產業融合加速“蝶變”
6月19日,“在這里讀懂初心使命——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網絡主題活動(河北站)采訪團在塔元莊參觀。郭明明攝 河北新聞網6月19日訊(記者孔思遠)筆直的柏油馬路、整齊的樓房[詳情]2021-06-20 -
【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邢臺臨城縣:擦亮生態名片
圖為泜河公園?! 『颖毙侣劸W6月18日訊(記者孔思遠)今天下午,“在這里讀懂初心使命——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網絡主題活動(河北站)來到邢臺臨城縣,走訪泜陽生態園項目、泜水[詳情]2021-06-20 -
【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探訪邢臺臨城的“生態發展之路”
冀時客戶端報道(記者 張若晨)6月18日下午,“在這里讀懂初心使命——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網絡主題活動(河北站)走進邢臺臨城,探訪生態發展之路?! E河公園 泜河是臨城縣[詳情]2021-06-20 -
【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邢臺市信都區前南峪村:從窮山溝到“太行明珠”
河北新聞網6月18日訊(記者孔思遠)從“光山禿嶺和尚頭”到如今“太行山最綠的地方”,邢臺市前南峪村硬是把窮山溝變成了富裕村。半個多世紀以來,前南峪經歷了什么,為什么會有[詳情]2021-06-20 -
【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正定縣塔元莊:產業融合加速“蝶變”
6月19日,“在這里讀懂初心使命——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網絡主題活動(河北站)采訪團在塔元莊參觀。郭明明攝 河北新聞網6月19日訊(記者孔思遠)筆直的柏油馬路、整齊的樓房[詳情]2021-06-20